拒绝“一刀切”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应有更多“量身定制”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据报道,宁夏回族自治区将立足当地自然消纳能力、生态环境敏感度、农民生产生活习惯等实际情况,分区分类治理农村生活污水,防止简单套用城市模式,杜绝“一刀切”推行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。笔者以为,应结合农村实际,因地制宜分区分类治理农村生活污水。
事实上,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突出短板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就要着眼补齐生态环保基础设施短板,重点做好垃圾污水处理、厕所革命、村容村貌提升。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应遵循乡村发展规律,注重因地制宜、分类指导。宁夏综合考虑山区和川区在自然消纳能力、环境敏感程度方面的实际情况和差异,实施分区分类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,对靠近城镇可接入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村庄,优先考虑纳入城镇污水处理系统;对生态环境敏感的地区,采用污水处理标准严格的高级治理模式;对人口规模大、居住集中、环境要求较高的地区,采用单个或多个污水处理设施集中处理的常规治理模式;对布局分散、人口规模小、干旱缺水的非环境敏感区域,鼓励采用分散收集、集中处理的模式,或结合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,采用分散处理为主的简单治理模式。这些治理方式,可谓是结合宁夏实际的量身定制版。同时,也为其他地方提供了借鉴。
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不仅是一项生态环境治理工程,更是一项民生工程。村生活污水污染因子单一,关键问题是解决富营养化和导致污染的关键因子氮、磷等因子及化学需氧量、氨氮的问题。各地应立足农村实际,首先要解决生活污水乱排乱放问题。切实加强统筹规划、突出重点区域、选择适宜模式分类治理、强化管护机制,推行就近纳管、集中收治、散户利用等收集治理模式,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之路。
这些年,各地越来越注重结合农村实际推广建设成本低、运行成本小的污水处理模式。比如,山东省鼓励充分利用周边闲置的沟渠、库塘,通过栽植水生植物和建设植物隔离带等方式进行生态化改造,建设人工湿地或氧化塘,对单村或联村收集的生活污水进行处理。四川省苍溪县采取“集中与分散相结合,分散治理为主”的方式,推行三格化粪池、微动力、人工湿地等多种组合模式治理生活污水,有效化解了农户居住分散、污水收集难、管网成本高等难题。
《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》明确,统筹农村改厕和生活污水、黑臭水体治理,因地制宜建设污水处理设施,基本消除较大面积的农村黑臭水体。各地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方向已经明确,关键在于落实。一方面,要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其中,因地制宜采用污染治理与资源利用相结合、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相结合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建设模式和处理工艺。另一方面,要坚持建管并重,鼓励通过“一事一议”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和运营管护,确保治理设施建得好、运行得好。
作者单位:四川省广元市生态环境局
2022-12-30 09:38:50
2022-12-30 03:25:00
2022-12-29 19:33:13
2022-12-29 17:34:00
2022-12-29 15:35:38
2022-12-29 13:26:41
2022-12-29 11:30:58
2022-12-29 09:41:18
2022-12-28 17:03:35
2022-12-28 14:29:44
2022-12-28 05:07:25
2022-12-27 18:45:32
2022-12-27 09:50:53
2022-12-26 22:49:00
2022-12-26 00:16:57
2022-12-25 08:51:18
品牌
产品